品舒炯辛丑新春书法:东来紫气见青牛

东来紫气见青牛

——舒炯先生辛丑新春书法所感

◎魏爱臣

成都,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最为深厚的城市之一,过了腊八就能够体现出年味,而过了腊月廿三的“小年”,“年味”就明显加速拉升,随着传统文化日益回归,满大街张灯结彩,特别是华灯初上的时刻,更是充满了老成都的“年味”。

成都,作为中国书法重镇,历代名人辈出。而文人书法家们过年别有一番风景,除了公益写春联,更多的是围绕生肖主题创作一批书法作品。

进入腊月,成都市书协主席舒炯先生就饶有兴致地创作了一批带有“牛年味道”的书法作品。作为老成都的舒炯先生,四岁学书,受业于西蜀李灏先生,其书融六朝北碑入帖,既有魏晋风骨,又兼具秦汉高古,草书大开大阖,汪洋恣肆,起伏跌宕,在当代颇具影响。

辛丑立春前一天,舒炯写了“牛转乾坤、子去丑来天降瑞”等作品,寓意深刻。立春当天,我们明显感受到了人们对这个传统节日前所未有的欢呼雀跃。其实,我们都知道那是人们对新冠疫情在过去庚子年肆虐的怨恨,对辛丑牛年“牛转乾坤”、时来运转的期盼。

品舒炯辛丑新春书法:东来紫气见青牛

品舒炯辛丑新春书法:东来紫气见青牛

舒炯创作的“东来紫气见青牛”,彰显文化底蕴。我们知道,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是为紫气东来,留下五千言《道德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乃至世界的文化瑰宝。而辛丑牛年的到来,寓意神州大地紫气山河,一片生机盎然之象。

品舒炯辛丑新春书法:东来紫气见青牛

舒炯创作的“牛气冲天、牛劲冲霄、金牛奋蹄”等作品,更多是表现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俗话说,人勤春早万事兴,这本身就是中华传统美德。

品舒炯辛丑新春书法:东来紫气见青牛 品舒炯辛丑新春书法:东来紫气见青牛

舒炯创作的“气贯九天,惟正是高”,就是我们带着豪情,带着正大气象,去实现新年新气象的美好祝愿。虽然新冠疫情打乱了社会节奏,但打不乱中国人的正气,这种“气”源自中华传统文化的一脉相承。

四川自古不乏文人,更不乏有气节情怀的文人。

岷江不出人则已,一出人则为李谪仙、苏坡仙、杨戍仙,为唐代、宋代并我朝特出,可怪也哉”。这是明代著名学者李贽在《续焚书·读升庵集》中评价杨升庵时发出的感叹。在当时,敢将杨慎与李白苏轼相提并论,亦足见他的历史眼光。此三仙各有其气,李白属道家乃飘逸之气,苏轼属佛家有豁达之气,而杨慎属儒家则是坚韧之气。

这种文人之气,与春秋时期介子推拒绝重耳,绵山被焚,体现的民族“士”的精神是相通的。李白让高力士脱靴,蔑视权贵;苏东坡书写寒食帖,被贬不屈;杨升庵戍边后半生,都维护了传统“士”的气节。

成都,不管是来了就不想走的今天,还是“九天开出一成都”的刹那,代表道家的青羊宫、儒家的武侯祠、还是佛家的文殊院,都将成都的历史人文之气与今天的时代之气相融合。

作为中国书法重镇的成都,也一直在“士”的文人气中扮演者重要角色。上世纪从赵熙、颜楷再到五老七贤、再到谢无量、余兴公、黄稚荃、刘东父、李灏等等,这种文人之气一直在传承,过去的少城公园、今天的人民公园,就是这些文人常聚的地方。

今天,随着网络化的飞速发展,虽然城市变大了,但成都传统的“文人气”没有断过,反而通过新媒体的连接与放大,使传统“文人气”呈现在世人面前。以舒炯先生为代表的本土书法家们借着牛年的新春气象,创作了很多的作品,或潇洒旷达,或高洁清雅,以其独具个性的笔墨展现了牛年春节的美好祝愿。

这种美好祝愿,我用我刚刚撰写的一副对联作为表达。

紫气山河引三生万物为公兴业;

青牛霄汉护一统四维以民强国。

品舒炯辛丑新春书法:东来紫气见青牛

(作者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成都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成都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

文章来源:
(2)
上一篇 2021年2月10日 上午7:01
下一篇 2021年2月18日 上午9:4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