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30日下午,四川大学杨帆老师受市书协约请,来到“翰墨天府成都大讲堂”主讲了《书法篆刻创作四题一一从我这五年书法篆刻实践谈起》专题。杨帆为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博士(书法篆刻创作理论)、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绘画系副研究员、四川大学考古学博士后(文物学与艺术史)、中国书协会员、四川省书协理事兼正书及篆刻委员会委员等。其博士学位论文《清乾嘉时期的〈说文〉学与篆书创作》获2016南京艺术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中国书协主办当代书法创作研究国际论坛优秀论文奖。入选明清篆刻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西泠印社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在《中国书法》、《书法研究》、《美术与设计》等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其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作品及篆刻作品均入过中书协展。如参加中国书协主办的长征展(三等奖)、第二、三届兰亭奖艺术奖、第二届隶书展、第二届草书展、第二届西部书法展、千人千作展、中华情全国书法展等展览。篆刻作品曾参加全国第六届篆刻展(二等奖)、全国教师书法展(优秀奖)、当代篆刻艺术大展、首届西部书法展、四川省首届青年展(一等奖)、西泠印社第六、七届篆刻评展等展览。
杨老师主要讲了四方面内容:一、日课的坚持1、日课的内容2、日课的形式与方法3、我的日课杨老师针对不少人习书长期只习一家一帖现象,强调指出: 我老师要求、我也一直践行五体全临、大小字全临。日课,每天临帖至少在两种以上,三小时以上。绝不孤立地只临一家。如果十多年只写一家,就如同十几年只吃一道菜。书体之间要互相滋养,不同风格也互相滋养,不同艺术亦互相滋养。
要经常变换书写内容去创作。尽量不要去安排创作,而求即兴完成。这样三五年以后你的即兴书写能力还不能提高么?当然应付展览时除外。
有的帖、碑可读、可临、可悟,但不一定都去深入临。
二、书卷气的追求1、技法形式2、变化气质技法、学养互相促进,不可或缺。
曾临6六方不同风格印章在一张纸上,对不同风格要有所变通使统一。
避免书写的惯性、习气、程式化。每个人难免形成惯性,风格,又不受其束缚。
不喜欢所谓笔法创新、搞怪,书写材料亦是。现在只喜欢写白宣。
各种体都写,但不是都要成大家。林散之并非60岁才写草书,其实啥都写,只是60以后侧重草书。
审美眼光也应变化。不宜只求抓眼球、视觉冲击力。
书法是读书人的书法,不读书能出书卷气么?
书卷气分为技法上出书卷气和学识上滋养的书卷气。后者更重要。我看过四库全书的字 ,清朗,秀气。不少古书上的批注,都写的温文尔雅,疏朗。现在人喜欢用材料评论书法。如金石气、木板气、篆籀气,庙堂气等。颜真卿的篆籀气主要来自家族文字学功底,如几代人编写”干禄书”,用了不少篆籀字形。
作品首先要有技法支撑。但更反感只有技法。现在讲究设计墨块,评委觉好看就入展了。其实没多少道理。要争取有一个好的书法创作交流学习团体、环境。侯开嘉先生提出: 书法理论要新、深、争。
一个作品,全叫好或全否定都不是好事。有褒贬才正常。自己要勇于接受批评。
要学会拒绝,如卖字、赴宴会聚会等。
三、印从书出的体悟1、篆法问题2、刀法问题3、如何用印我主张印从字出。自写自刻。写字的人都应刻刻章。篆书进步了,篆刻才会进步。反对美术化的刻章。应以古文字篆书钻研为主。
四、理论的资鉴1、创作须敬畏理论2、什么理论可供资鉴3、我的经验习书人,至少要读中国古代书法论文选。不能只关注古人的字,不关注他们对书法说过什么。视野不可只限制在几本字帖。书法上,理论和实践不可分家,没有纯粹的理论家或书法家。如果整天玩形式玩技法,你书法肯定走不远。真正的大家、大师,都是很虚心的。书法界现在有的人谁都看不起。
冷僻、古怪的字体别学。习书要走主脉、大道。你搞古怪的,别人都不接受,不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平和心态下把书法继承传承。
技法为主,但不是唯一。
讲座后,杨老师又与学员进行了互动交流,并对学员习作进行了点评,指出优缺点,提出练习建议等。
本次讲座在成华区文化馆举行,由成都市书法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何晓巍主持,共有80多位学员和书法爱好者参加。大家一致认为,杨老师的讲课,紧密结合自身的习书、研究、创作、教学实践,清晰、全面地讲解其书法篆刻学习研究历程,畅谈其较独特的书法感悟,颠覆了过去不少习书观念,令人耳目一新,启发颇多,有助于我们今后从学术的高度来理解书法篆刻理论和实践及其相互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