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影
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川篇”,以及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全面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中国文联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文艺工作和文联工作的决策部署。2018年8月9日上午9时,由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广安市委宣传部主办,广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现代艺术》杂志社承办,四川省文艺期刊联合会协办的四川文艺界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座谈会在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小平故里广安隆重召开。
40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中国从此走上了繁荣富强的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改革开放旗帜,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非凡的政治智慧,继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亿万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创造了无数奇迹,用辉煌的成就和生动的实践,印证了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出席会议的领导及嘉宾有:四川省文联主席郑晓幸,四川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兼秘书长李兵,广安市政府副市长胡彦军,四川省文联副主席、四川省戏剧家协会主席陈智林,四川省文联副主席、四川省舞蹈家协会主席王玉兰,四川省文联副主席、四川省杂技家协会主席童飞,四川省文联副主席、成都市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宋凯,四川省文联副主席、凉山州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倮伍拉且,广安市文联主席童光辉,中共广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雪春,四川省文联办公室主任赵晴,四川省文联办公室副主任陈卫兵,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徐登明,四川省戏剧家协会秘书长刘宁,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副秘书长杨梁相,四川美术馆副馆长罗雪村,四川省杂技家协会秘书长汪青玉,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黄红军,四川省电视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寒露,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李立,《现代艺术》杂志社总编辑、四川省文艺期刊联合会蒲秀政,以及各市州文联主要负责人、文艺期刊负责人、区县文联代表、省级文艺家协会主席团驻会负责人,省文联机关各处(室)、直属单位负责人,省文联主管的新文艺组织代表以及文艺媒体记者150余人。发布会由四川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兼秘书长李兵主持。
广安市政府副市长胡彦军
广安市政府副市长胡彦军代表广安市政府向出席会议的各位与会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在讲话中表示,改革开放40年来,广安与全国各地一样,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砥砺前行,经济社会、文化事业、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艺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关于建设文化强省的决策部署,扶持文化产业发展,支持文艺创作。全市文艺工作者坚持正确的文艺方向和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一大批立足广安实际、展现时代精神、具有地域特色的文艺作品,广泛开展主题鲜明、风格独特、形式多样的各类文艺活动。
四川省文联主席郑晓幸
四川省文联主席郑晓幸作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讲话,表示广大文艺家及文艺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三个问题:
一、认清新时代改革开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二、认清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
三、认清新时代文联工作的新职能、新重点
会议现场,市州文联负责人和文艺报刊负责人结合各自实际,回顾以往成就,展望美好未来,分别围绕会议主题作发言。
广安市文联主席兰勇
广安市文联主席兰勇表示,广安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家乡。今天,我们更加怀念和感恩敬爱的小平同志,更加感恩党中央制定的改革开放政策,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改革开放40年来,广安市与全国各地一样,经济社会、文化事业、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具体表现在:
一、文联组织逐步发展壮大
二、文联工作不断创新突破
1.创建文艺阵地
2.打造文艺品牌
3.举办特色活动
三、文联工作创新发展体会
1.争取市委市政府重视
2.树立主动作为的创新意识
3.整合资源共促文艺事业
同时,他表示广安文联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兄弟市州文联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要虚心学习,增添措施,以推进深化文联改革为新起点,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努力开创文艺事业的新局面。
四川省文联副主席,成都市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宋凯
成都市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宋凯在讲话中表示,1980年10月,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成都市文联应运而生。40年来,成都市文联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断推进成都文艺繁荣发展。2018年夏, 市文联搬迁至成都孵化园,机关和协会办公场地共2400多平方米,机关办公场地焕然一新。近年来,成都市文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紧紧围绕市委 “三步走”战略目标,传承古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深入实施“六大工程”, 一是深入实施文艺创作工程,文艺精品创作成果丰硕。二是深入实施文艺人才培养工程,努力培育天府文艺名家。三是深入实施文艺品牌建设工程,增强成都文艺品牌影响力。四是深入实施文艺交流工程,讲好成都故事,传播成都声音。五是深入实施文艺宣传工程,提升成都文艺的美誉度。六是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扎实开展文艺志愿服务活动。
今后,成都市文联将按照中国文联和四川省文联的要求,深化文联改革,不断推进新时代成都文艺繁荣发展,并期待和兄弟市州文联加强合作和互动、互链,共建共享天府文联大家庭,为共同推进四川文艺大发展大繁荣贡献更多成都力量!
雅安市名山区文联副主席杨忠
雅安市名山区文联副主席杨忠表示,雅安市名山区文联紧跟新时代、适应新要求,努力在组织机构建设上延伸,在文艺创作内涵上拓展,在服务区域发展上着力,在满足群众需求上做文章,不断推动文联工作不断迈上新高地、呈现新景象。主要从四方面汇报工作:
一、顺应新时代,立足新情况,应对新需求,努力构建文联基层组织体系。
二、围绕中心工作,突出工作重点,在地方升级发展中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三、打造文艺精品,挖掘乡愁记忆,让人文情怀深入血脉,承传不息。
四、以活动带动创作,以作品展演提档升级,不断推进名山文艺新发展。
《现代艺术》杂志社总编辑、四川省文艺期刊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蒲秀政
《现代艺术》杂志社总编辑、四川省文艺期刊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蒲秀政介绍《现代艺术》和四川省文艺期刊联合会情况,《现代艺术》在栏目构建上,重点设置原创特色栏目,本着用作品说话,用质量取胜的选稿用稿标准,推出优秀作品,优秀文艺人才;在品牌建设方面,杂志社在按时按质完成《现代艺术》编辑出版工作的同时,在省文联的支持下,全面启动“文艺百家”工程,其中包括,编辑出版百家特辑、策划举办主题展览、组织开展文艺讲坛、组织采风创作活动等。四川省文艺期刊联合会秉承团结全省文艺期刊,构建文艺媒体平台,服务文学艺术百家,建设文艺期刊大本营,打造文艺宣传综合体的办刊初心,在活动方面先后组织开展了南充、德阳、达州等全省范围的文艺采风、交流、创作活动;在宣传阵地建设上依托《现代艺术》,四川省文艺期刊联合会已构建起“一会、一刊、一网、一号”综合新媒体全域平台,整合资源,扩大宣传力度、深度和广度。蒲秀政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现代艺术》杂志社将携手四川省文艺期刊联合会,在省文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践行省文联六大行动计划,充分联合全省文艺期刊,广泛团结服务文艺百家,深入宣传推广文艺作品,全面讲好四川文艺故事,积极传播四川文艺声音,推动文艺川军筑峰行动,助力四川文艺事业繁荣兴盛。
《贡嘎山》杂志社编辑尹向东
《贡嘎山》杂志社编辑尹向东介绍了杂志的基本情况,他表示面对新的时代和新的要求,《贡嘎山》杂志及时调整杂志的办刊方向,把重点放在培养本土作者上,以反应甘孜州的文化、生活、变迁的烙印为重。经过数年的不断努力和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康巴作家群的大部份作家通过这个平台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相信在新时代下,《贡嘎山》必将攀上新的高峰。
泸州市文联主席、《泸州文艺》主编虞潜
泸州市文联主席、《泸州文艺》主编虞潜介绍了《泸州文艺》基本情况,他表示,《泸州文艺》秉承"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坚持“服务中心 培养人才 凸显特色 展示风采”办刊宗旨,以“贴近社会生活、抒写人间真情,体现地方特色、高扬时代主弦”为办刊理念,以“鲜活的语言、鲜活的题材、鲜活的人事”为期刊特色,旨在培养泸州文艺人才,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泸州文艺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坚持“扶幼推新”培养人才,“特刊专号”服务大局的办刊特色。《泸州文艺》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办刊导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弘扬正能量,为人民而写,为人民而歌,在传承与创新上完美结合,努力形成自己独树一帜的办刊风格,努力培养泸州紧跟时代的文艺人才。
四川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兼秘书长李兵
四川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兼秘书长李兵在总结讲话中指出,郑晓幸主席的讲话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文联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并表示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推动四川文艺迈上新的台阶,最后提出了4点希望:
1.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要以改革开放的思维,拥抱新时代,加强创新创作,与新时代同频共振,要把时代之声、时代气象融入到文艺工作、文艺创作、文艺人才培养当中,使优秀传统文化能得到创造性的继承和创新性的发展。
2.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要把文艺工作导向放在解决主要矛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创作,为人民育才。
3.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要把文联工作重点放在深化文联改革、延伸工作手臂方面,为传播中国声音,展示中国精神,增强中国力量贡献我们的智慧。
4.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要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艺术家。
座谈会后,与会嘉宾参观了邓小平故里、广安市川东北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华蓥山文学院、省书法刻字基地。
壮怀中国梦,前路不畏难。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为引领,一张蓝图绘到底,重整行装再出发,加快推进全省文化体制改革,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担负起文艺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和创作导向,打造具有“四川特色、巴蜀气派、中国精神”的文艺精品,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文艺人才队伍,为四川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