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下午2时,成都大学副教授,书法硕士生导师蔡育坤受市书协约请,来到“翰墨天府成都大讲堂”主讲了《千古风流点画中——历代书法名作赏析》专题。蔡育坤为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委会理事,四川省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委会副秘书长,成都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等。
今天讲座分为两个阶段:
一、理论讲授。蔡老师开宗明义强调:审美观、审美能力对于书法人而言,其重要性决不亚于动笔练字,甚至可说是更加重要。书法审美能力低的人,很难设想能够写出高水平的作品。而书法审美观念、能力从何而来?最主要途径就是通过反复赏析从古至今的书法经典法帖。蔡老师主要从三方面展开:
(一)认识书法的三个角度:艺术,文化,教育;
(二)书法欣赏的内容与方法:点画,结构,章法,风格;
(三)历代书法名作赏析: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参后附王军"听课笔记")
二、学员作品点评及答疑
蔡老师逐一点评学员习作用了一小时多。对习作的用笔、结字、章法均予以耐心、细致、精到的指点,对习书方向等提出中肯建议。点评答疑中,蔡老师反复强调了两个共性问题,一是书法线条的质量,要求大家一定要反复去揣摩和练习中锋用笔;二是书法审美和创作能力,一定要通过精细读帖和临帖去提高。
本次讲座在成华区文化馆举行,共有约60位学员参加。讲座从午后2时直到5时半。学员们一致认为,蔡老师讲课声情并茂,图文并举,满怀激情,畅谈感悟和心得,使我们深受启发;蔡老师知识渊博,准备充分,一口气讲解三个半小时,其敬业和认真负责精神令大家深受感动。(赵文舟报道)
(附学员王军"听课笔记")
蔡育坤老师«千古风流点画中——–历代书法名作赏析»讲座散记
一,认识书法的三个角度:艺术,文化,教育。艺中之艺,书以载道,写字育人。
二,书法欣赏的内容与方法:点画,结构,章法,风格。
三,历代书法名作赏析: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关于书法
书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书法,是无声的音乐,无色的绘画,传奇的建筑,个性的雕塑。
书法之美。南宋姜夔(«续书谱»作者):"余尝历观古之名书,无不点画振动,如见其挥运之时。"
书以载道。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记忆和心灵资本。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的核心(熊秉明语)。
书法是中华文明得以延续的根本(至少在印刷术发明之前,此命题成立),古代四大文明(巴比伦,埃及,印度,中华)中,惟中华文明不曾中断,仓颉造汉字伟大,书法亦功不可没。
日本比中国更重视书法。日本重视书法的目的在于:通过练习书法提高国民的审美情趣。在美的地方,人的潜力会发挥到极致,这或许是日本人(在亚洲人中遥遥领先)更多获取诺贝尔奖,更多更早技术领先的一个重要原因。日本汉学泰斗白静川穷毕生心血的精粹之作«汉字百话»,带领我们探寻栩栩如生的汉字世界,令国人汗颜。
关于书画同源
戴卫(四川诗书画院名誉院长)讲座«论以书入画»,他的老师李可染,黄胄,蒋兆和都强调书法对绘画的重要性。
关于书论
熊秉明«中国书法理论体系»。历代书风:商周尚文,汉代尚质,魏晉尚韵,隋唐尚法,宋代尚意,明代尚势,清代尚古。
王羲之对书法的贡献:笔顺,形态,竖向。
元代书法家赵孟頫在《定武兰亭跋》中提出:“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用笔是书法艺术的根本,风格的形成离不开用笔的革新。
孙过庭«书谱»:草不兼真,殆于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札,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草乖使转,不能成字;真亏点画,犹可记文。
孙过庭«书谱»:岂知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既失其情,理乖其实,原夫所致,安有体哉!
关于书法实践
点画的线条美的四大特征:力强,气厚,势活,意富。
中锋运笔,增加点画(线条)的厚度(立体感,视觉冲击力)。
篆书/隶书/魏碑笔意入楷,增加楷书的古朴/意韵/险绝(刚毅,雄强)。
专业,专注,选准一种字体/一种碑帖深入读帖/临帖。
习草书,要准确记住字的草法,可临智永«草书千字文»。要处理好大小/粗细/轻重/枯润/连断/映带/疏密/方圆(笔)使转等诸对矛盾,运用好涨墨法,应用好块面的强烈对比。
关于书法欣赏
点画的线条美,结构的造型美,章法的和谐美,风格的个性美。
王军
2018.7.27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