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应紧随“一带一路”发展步履-四川文艺网

  “一带一路”倡议,是把中国机遇转化为世界机遇、促进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的宏伟构想。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我国文艺家应该抓住这一良好机遇,紧随其发展步履,创作生产出更多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优秀作品来。

  气势恢宏的“一带一路”战略,日益显示出其重大意义和深广影响。 “一带一路”提出三年多以来,已初步完成规划布局,正在向落地生根、精耕细作、持久发展阶段迈进。

  满载着国际社会的期盼,2017年5月的北京之约,又将吸引全世界的目光, “一带一路”将再启航程。这是中国的机会,更是世界的机遇;既是经济发展的新起点,也是文化交流的新征途。全球化时代,各国利益相通,命运与共。“一带一路”倡议,是把中国机遇转化为世界机遇、促进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的宏伟构想。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我国文艺家应该抓住这一良好机遇,紧随其发展步履,创作生产出更多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优秀作品来。

  “一带一路”上丰厚文化艺术遗产的启示

  漫漫古丝绸之路(包括海上丝绸之路) ,曾经诞生过多少惊天动地的故事,也传诵过多少动人心弦的篇章。古丝绸之路是商贸之路、合作之路,也是文化之路、友谊之路,输出的是和谐文明和商贸发展,促进了不同文明的沟通连接。它沟通了东西方文明,丰富了沿线人民生活,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

  在这条大路上,中华文化曾多次与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欧洲文化相遇相交,并相得益彰,交相辉映。纵览中华文化与这几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几个特点:

  一是商贸往来、经济共建等深刻地推动了我国与沿线各国和沿途各地的文化发展。张骞出使西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建元二年出陇西,打通了从新疆连接中亚细亚的一条横贯东西的通道,中国同中亚、西亚,以至南欧的直接交往由此也建立和密切起来。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汉夷之间的第一次文化交融。西域的葡萄、核桃、石榴、蚕豆、苜蓿等十几种植物,逐渐在中原栽培。龟兹的乐曲和胡琴等乐器,丰富了汉族人民的文化生活。而汉军在鄯善、车师等地屯田时使用地下相通的穿井术(习称“坎儿井” ),也在当地逐渐推广。汉朝使臣和散兵还把养蚕、铸铁等技术传到大宛以西到安息国,提高了当地的生产力水平。中国养蚕和冶铁术的西进,对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是极大地激发了我国与沿线各国文化人士和文艺才人的创造激情。自张骞之后,无数文人骚客书写、描绘了“丝绸之路”沿途的美妙风光、风土民情和英雄豪杰,创作出了许多名篇名作,特别是在诗词歌赋、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等方面,佳作迭出,精品荟萃。正是借助于这条蜿蜒曲折而又充满魅力的“丝绸之路” ,世界各国外交使节、贸易商贾等络绎不绝地来到中国首都友好交往、通商与访学,其中自然也有不少熟谙各国与各地民族语言文学的文化才人。他们吟诗作词谱曲,将来到中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所产生的喜悦与感受留存于诗歌词曲的字里行间。汉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大批汉民族诗词高手,同样将他们与中外各族诗人、曲家吟诵唱和的诗词记载、编印与辑传,使后人有幸目睹到历史上多民族文化共同繁荣盛隆的景象。

  三是文化艺术的交流和互通提升了我国及沿线各国的文化艺术水平。丝绸之路不仅是东西商业贸易之路,而且是中国和亚欧各国间政治往来、文化交流的通道。西域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天文、历算、医药等科技,佛教、祆教、摩尼教、景教、伊斯兰教等宗教,通过此路先后传来中国,并在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佛教绘画传入中国后,隋唐画匠迅速从佛画的绚丽色彩与宗教题材中汲取营养,大大提升了我国民族绘画的技巧与表现力。画圣吴道子曾事宗教壁画,流泻其笔端的绘画却洋溢着浓郁的民族风韵。中国著名的云岗、敦煌、麦积山等石窟艺术,都带有印度艺术影响的痕迹,但也基本本土化了,因此受到广大普通百姓的欢迎。佛曲的东传以及梵剧的东进,推动了最具中国特色的戏曲在宋元时期走向成熟。鲁迅在谈及汉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时说:“那时我们的祖先对于自己的文化抱有极坚强的根据,绝不轻易动摇他们的自信心,同时对于别系文化有极恢廓的胸襟与极精研的抉择,绝不轻易地崇拜或轻易唾弃。 ”

  交流从来不是单向的。中国的诗词、戏曲、绘画、书法、音乐、舞蹈、建筑、雕塑等艺术,纺织、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制瓷等工艺,儒家、道教思想,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向西方和东南亚,产生了巨大影响。公元8世纪前后,东南亚国家对中国文化的大规模移植与接受,将东南亚国家与中国在语言文字(汉字书法) 、文学艺术(诗词建筑)、思想意识(儒教佛教) 、社会组织(律令制度) 、物质文明(科学技术)上联为一体,形成一个在地理上以中国本土为中心、在文化上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文化圈。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势力进入东南亚之后,这一文化圈被西方的强势侵入和东南亚地区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所打破,但其文化轨迹却始终存在,至今不息。

  强盛的中国文化不仅深刻影响和改变了东南亚地区的文化格局,而且以强大的辐射力影响着世界文明的进程。中国高雅而又多彩的艺术,曾使几代西方艺术家为之倾倒。德国大文豪歌德在谈到中国文学时说:“当中国人已拥有小说的时候,我们的祖先还在树林里生活呢! ”法国作家伏尔泰把东方称为“一切艺术的摇篮” ,并认为“西方的一切归功于它” 。而巴尔扎克也赞叹“中国艺术有一种无边无涯的富饶性” 。俄国巨匠托尔斯泰则由衷地感慨:“我被中国圣贤极大地吸引住了, ……这些书给了我合乎道德的教益。 ”他认为孔子和孟子对他的影响很大,而老子的影响则是“巨大的” 。从这些大师的评说和感受中,我们不是可以深切地体会到中国文化对西方的巨大影响吗?

  这里我们主要考察的是古“丝绸之路” ,但千余年来中外文化交流的途径、方式和成果远为广泛、深入和丰富,其中留下了诸多有益的启迪。

  当代文艺家的新使命和新机遇

  先贤们曾在古丝绸之路上留下了当年的荣耀,今天的文艺家也要有志气在“一带一路”上创造当今的辉煌。

  “一带一路”建设为当代文艺家提供了展现才华、展示成果的广阔舞台。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中,就特别明确地指出“支持沿线国家地方、民间挖掘‘一带一路’历史文化遗产,联合举办专项投资、贸易、文化交流活动,办好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丝绸之路电影节和图书展” 。这些举措将为当代文艺的创作、生产和交流提供优越的平台。

  我们欣喜地看到:近三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文艺家和文艺院团等参与其中,如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第十七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一带一路,多彩世界——中国与中亚五国著名画家作品联展” 、 “一带一路”主题摄影展、 “一带一路”敦煌艺术文献展等,都以不同艺术形式展示了“一带一路”的历史内涵和伟大意义。

  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一些有识之士,也充分认识到这一伟大战略给文化艺术创作和交流带来的新契机。匈牙利“布达佩斯之春艺术节”执行委员会主席恰巴·卡尔表示: “无论是从传统文化还是现代艺术上来说,匈牙利和中国之间未来都有合作机遇,我们也希望能进一步加深文化间的交流。 ”捷克“布拉格之春音乐节”总监罗曼·贝勒说得更明确: “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我们很欢迎也非常乐意与现有的艺术节加强合作。可以说,新的‘丝绸之路’是能为很多人带来艺术灵感的源泉。 ”他们的见地,代表了许多外国文化界人士的共识。

  不同文明、文化之间的交流,往往会起到“1 + 1大于2”的效果。这里就涉及创造性转化问题。在将外来文化有效地实现本土化转化方面,古代的佛教东渐,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佛学的系统传入,对中国哲学以致整个中国文化都起到了巨大的启迪作用。但中国人对于佛教哲学,并非不加改造地照搬,而是在消化佛教哲学的同时,把中国传统哲学中诸如孔孟老庄的思想融入佛教,使佛学本土化。传统儒学与外来佛学相互激荡,终于产生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正宗——宋明理学,这是文化交流史上创造性转化的一个重要范例。

  文化交流,总要拿出自己一定水平的新创作、新成果。而“一带一路”建设,也为当代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资源。在中俄蒙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等,每天都发生着中外友好交流共建的感人故事,每天都涌现出英姿飒爽的杰出人物,亟须文艺家去加以表现,去予以反映。通过对“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的生动描绘,也必将引发当代文艺的变革和拓展,并给予“一带一路”建设者们以强大的精神支持和心灵慰藉。

  因此,当代文艺家应该更自觉、更主动、更紧迫地追随“一带一路”发展的步履,创造出属于我们这一代的杰作来。

文章来源:
(0)
上一篇 2017年5月19日 下午4:49
下一篇 2017年5月19日 下午4:50

相关推荐